四川省安监局创先争优用“事实说话”

作者:发布机构:四川日报-四川日报网发布日期:2011-11-28

    11月18日,中组部调研组到四川就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作进行调研。带队的中组部干部四局副局长刘后盛表示:“创先争优活动内容结合实际、载体丰富、主题突出、定位准确、成效明显、特色鲜明,取得了很好成效。”

用事实说话,用结果说话,习惯这样逻辑的安监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思想上下统一:“把事故压下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为全省“两个加快”大局创造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这就是我们的创先争优。”

事实和结果是他们践行创先争优的最好凭证:全省安全生产形势连续7年保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的良好态势.近两年来,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近40%的情况下,事故总量下降15%以上。

根本只有一个:事故降下来没有

我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是国际上公认的事故高发期。困难重重,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保证安全,日常的隐患排查,监督执法必不可少。省安监系统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在系统内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三争”活动(亮职责、比技能,争当岗位实践能手;亮身份、比作风,争当为民服务先锋;亮承诺、比业绩,争当安全发展卫士),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围绕安全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为民服务比贡献”。

着眼于完善省安监局、四川煤监局两局合署办公运行机制,省安监局(四川煤监局)党组重新调整设置了内设机构,细化了机关处室93个岗位职责,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明目标、定措施,争创一流业绩,确保局机关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同时,结合部门职能、岗位职责以及个人承担的工作,在广泛征求地方监管部门、监察对象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承诺内容,经支部(总支)讨论并报机关党委批准,通过党员大会、公开栏、承诺书等形式对外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党员头上有“紧箍咒”、群众胸中有“对账单”。

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的效果逐步显现:去年以来,省局行政执法3500余次,无一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现场办结率、按时办结率和群众评价满意率一直保持100%,荣获省政府行政效能建设一等奖。日常的监督执法还与紧急状态的科学施救相结合。省安监系统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技术和经验优势,2010年威远县八田煤矿发生“11.21”透水事故,历经26小时成功解救29名被困矿工,创造了煤矿重大透水事故应急救援零死亡的奇迹…… 这样的结果变得“不足为奇”:全省安全生产形势连续7年保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的良好态势。

评价只有一个 服务对象满意没有

事故要降下来,除了必要的执法监督还需平时的管理有效。省安监系统坚持监管监察与服务企业相结合,突出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这一重点,一手抓执法,一手抓服务。

近年来,省安监局累计现场监察执法7057次,查出安全隐患58037条,督促整改56876条,编制了结合我省实际的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技术标准、采煤方法和作业规程精选、瓦斯治理手册等书籍免费发给企业,组织56名专家分行业到现场进行安全会诊、技术论证和指导服务,宣讲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指导43家危化品企业完成15项危险工艺改造;指导136家烟花爆竹企业规范生产布局,完成产业升级改造,实现各工段机械化作业……

不仅是监督更是管理,不仅是指出问题所在更是帮助企业发展的安监部门获得了省纪委的好评:11月4日,省纪委常委鞠波率省纪委《廉政准则》专项检查督导组,对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贯彻执行《廉政准则》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省安监局局贯彻执行《廉政准则》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更重要的是获得服务对象的好评:前不久结束的省监察厅、省纠风办对2011年我省10个具有行政执法职能部门政风行风情况测评调查中,省安监部门综合满意度为93.6分,名列前茅。

未来方向明确:科技兴安

今年11月23日—24日,2011中国(成都)国际物联网峰会举行,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家物联网代表性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四川乃至世界物联网产业发展。

安全产业在其中占据一席地位。今年初,为抓住物联网技术浪潮兴起的大好时机,率先开展安全生产领域物联网技术标准制订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省安监局下属安全技术中心率先与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组建实体公司,并在成都双流打造的全国首个物联网安全产业园区,力争到2015年要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安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交易基地。目前正通过“局部试点、重点示范”,率先在煤矿、危险化学品等行业推广物联网技术。

“发展和培育安全产业,对于‘十二五’期间的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安全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也代表了安全科技的应用达到了一定水平。省安监局(四川煤监局)局长林书成在调研中发现,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安全产业占到GDP的8%。“安全生产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安全产业不可小视。”

为满足安全科技发展需求,在科技人才支撑方面,省安监局3个事业单位500余人从事安全生产技术科研服务,年均培训安全技术及管理人才6000多人;在科技载体上,建成煤矿安全生产科研培训实验实训基地、国家安监总局西南地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基地和国家矿井灾变实验室。抓好出江实训基地、双流物联网安全产业园区、全省安全生产四级综合监管平台、全省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四个一”工程建设;在科研课题上,今年我省涉及安全生产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有19个,省级科研课题24个,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的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