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危化企业布局调整信心足

作者:发布机构:中国化工报发布日期:2012-05-25


    三年间调整237家 今年再调整120项

5月18日召开的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未来几年内,上海将优化调整钢铁、石化等行业的产品结构,大力推进杭州湾北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建设。该目标的提出,极大提振了上海危化品行业当前正在开展的布局调整的信心。

资料显示,2009年至2011年3年间,上海累计调整237家危化企业,其中生产企业195家、储存企业23家、使用企业19家;3年中共减少危化品生产、储存总量140万吨,其中包括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等;消除了一批潜在的危险因素,减少了进出中心城区的危化品总量,降低了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有效降低了黄浦江上游流域可能存在的环境安全风险,保护了城市取水口的水质安全。

记者从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协调推进联席会办公室了解到,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有规划地开展非工业区块的危化企业布局调整已有3年,该工作成为“确保上海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治本之策。2009年起,上海将非工业区块的危化企业布局调整纳入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计划,专门出台了《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企业调整专项补助暂行办法》。

在危化企业布局调整进程中,上海市采取了疏堵结合的方法,支持技术含量高、符合产业导向的危化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并通过规划设计和技术改造,使搬迁企业安全管理的综合能级大大提高。为落实推进目标,上海市安监局强化了综合协调和过程监管,各区县按照工业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规划,加强源头控制,严格控制新增危化品生产企业,优先保障符合产业导向、低风险、低污染的危化企业搬迁项目。

上海市经信委有关方面日前表示,根据“十二五”规划,围绕城市安全、节能减排等任务,年内将抓好重点布局、重点区域、重点行业调整,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600项。其中危化企业调整120项左右,实现节约标准煤40万吨以上。同时,上海将着力推进炼化企业向杭州湾北岸聚集,按计划有序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

为此,今年上海围绕危化品行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工作是:加大水源保护区制造业企业调整力度,通过专项方式实施黄浦江中上游、淀山湖、太湖水系等一级水源保护区危化企业的调整;完成工业园区外的危化品生产企业的调整;结合环保3年行动,开展金山卫化工区环境综合治理。

记者了解到,为坚持不懈地做好今年危化行业调整,上海近日将出台《第一批危险化学品禁止、限止、控制目录》,以此严格控制危化品使用企业和经营单位,还计划年底前或明年上半年出台更为严格的“禁限控”目录。同时,市政府令第56号《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也在抓紧修改中,以引导危化品经营单位进入集中交易市场经营,严格控制重点危化品经营资质,规范集中运输行为,对中心城区小批量专用危化品施行专业配送,对加油(气)站、冷库等较大用量的危化品用户,推行由品牌运输企业专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