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优化危化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作者:发布机构:中国安全生产网发布日期:2013-01-25

常州安监局不断优化危化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常州市安监局,为努力实现总局提出: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双下降”、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继续下降、亿元GDP事故死亡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四项主要相对指标继续下降“三个继续下降”的目标任务,根据当前政府部门对安全生产的实际监管情况分析认为:政府安全监管的配套措施不配备,相关政策措施有待修订补充完善;政府安全监管方式单一效率低,手伸得过长,覆盖面过大,缺乏关键重点监管力度;政府安全监管技术含量低,未形成信息化智能监管格局,未能实行周期性安全监管情况统计预警,实际安全调控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这一问题的急待解决,必需通过创新驱动,加强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模式创新,需从五个方面优化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围绕“一化二重点一重大”主线监管(Line regulation),重点围绕安全标准化、重点监管18种危险工艺和60种危险化学品以及4等级重大危险源的主线监管;有效强化“三级”联动监管(Joint supervision),充分发挥“市、县、镇”三级联动监管作用;灵活采取“四查”多式监管(Regulation),综合发挥政府“领导督查、部门检查、执法核查、验证复查”等多式监管作用;注意实行“一三”年制监管(Years of business supervision),严格规范一年制和三年制安全生产许可、备案、审查等监管审批工作;积极推进“三色”预警监管(Early warning and supervision),按照“红、橙、蓝”三色危险等级实施预警监管。我们把以上五种优化监管方式,用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可简称为“LJRYE”监管模式。其优化措施有三点:

把握“13项”重点对接监管

“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应侧重依据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13个主要文件精神,重点加强三级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达标评审、“二重点一重大”生产储存装置和爆炸品生产储存装置的自控改造,以及化工集中区一体化管理和危化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推进危化品使用许可证管理等“13项”重点的对接监管工作。同时,将部分重点对接监管内容,规范纳入安全评价设计章节、纳入安全标准化建设重点、纳入日常行政监管重点、纳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充分体现政府监管模式的优化作用。

采取“六多”措施优化实施

在全面优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模式过程中,应以多点盖面,落实“三点一面”监管。即“一化(一面)二重点一重大(三点)的安全生产监管;以多位融合,归并“共个性”监管。即安全、质量、环保、健康”四位一体的共个性监管;以多层联动,强化“沉底关闭”监管。即市县镇三级政府的上下沉底和联动闭环的监管;以多式介入,规范“多方式”监管。即以督查、检查、核查、复查方式介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管;以多项频次,实行“年制”监管。即以一年制或三年制的不同频次要求进行覆盖监管;以多级预测,实施“预警”监管,即以“红橙蓝”三色进行预警分级监管等六项具体监管措施,优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强调“四种”能力不断提升

优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模式的目的,完全在于提高政府人员的安全生产监管能力。那么,这一模式的优化实施,更有利于增强复合监管能力,强化联合监管能力,加强综合监管能力,提升组合监管能力等四个能力的提升。同时,有利于政府监管人员的决策处理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智能调控能力的不断提升。(王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