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人大代表建议建立烟花爆竹退出补偿机制
作者:CFFA发布机构:红网发布日期:2015-03-05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小玲建议,在醴陵设立陶瓷自由贸易区,做大整个陶瓷产业,同时建立花炮散小企业退出补偿机制,鼓励企业转型,促进产业升级。
因为“中国瓷都”的名气太大,掩盖了醴陵另一个产业,那就是烟花爆竹产业。
我国是世界烟花爆竹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集中在湘赣交界处的湖南浏阳、醴陵,与江西上栗、万载总共四个县市,被称为中国花炮生产的“金三角”地区,而醴陵花炮生产有14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花炮之都”。
目前,醴陵市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394家,经营企业85家,焰火燃放企业9家。其中烟花生产企业83家,烟花及爆竹生产企业48家,爆竹生产企业220家。2014年,醴陵市花炮产业年产值达175亿元,完成税收2亿元,从业人员达20万。
近年来,花炮产业安全生产问题引起高度重视。2014年3月,湖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2014年全省控制数量为1955家,2015年全省控制数量为1750家”的目标。醴陵市花炮产业坚持“扶优扶强、退乱退弱、并小并散”,加速兼并重组、改造升级,确保花炮企业数量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减至300家以下。
但是,由于关停企业数量较多,关停难度较大,影响较大。因此,黄小玲建议建立花炮产业企业退出补偿机制,鼓励企业转型,促进产业升级。
一是参照小煤矿、造纸等行业的退出机制,坚持依法关闭与适当奖补相结合、关闭与改造升级相结合、直接关闭与整合关闭相结合的原则,兼顾生产能力、职工人数、地区差异状况等因素,遵循“突出重点、公开透明、严格管理、确保实效”的原则,建立花炮散小企业退出补偿机制。
二是制定花炮企业退出机制或相关指导性意见,由国、省、市、县出台专门政策及安排专项资金,确保财政补贴及时、足额到位,对关闭转型企业给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