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上半年关闭烟花爆竹生产企业45家

作者:CFFA发布机构:未知发布日期:2014-08-08

     2013年10月份以来,陕西省认真贯彻国家安监总局广西北海烟花爆竹座谈会和江西南昌烟花爆竹重点县攻坚工作座谈会精神,通过财政扶持、政策引导、严格执法、多管齐下,扎实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和重点县攻坚活动。在2013年关闭86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基础上,2014年上半年又关闭了45家,提前超额完成总局烟花爆竹重点县攻坚工作目标。1市(西安市)1县(蓝田县)退出了生产领域。今年上半年,全省烟花爆竹领域无事故发生。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和攻坚工作。省委书记赵正永同志在省委常委会听取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时,就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11月13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烟花爆竹专项 整治工作。副省长、省安委会主任李金柱要求烟花爆竹监管各职能部门、重点地区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找准存在主要问题,从思想认识、责任落实、产业定位上深刻反思,切实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好烟花爆竹专项整治活动。省安监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增加一名副处长分管烟花爆竹监管工作,并由局主管领导带队,组成工作组,到蒲城、富平重点县开展蹲点督导。省安委会专门制定下发了《陕西省深入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按照“减少企业数量、不断整顿规范、提高管理水平、短期逐年退出”的总体要求,以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为抓手,关闭淘汰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对全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整顿,下功夫解决目前存在的非法违法生产等突出问题,扭转目前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秩序混乱的被动局面并建立逐年退出机制。全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减少到125家以内,其中渭南市控制在100家以内,全省不再新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渭南市及蒲城、富平两县党委、政府分别召开安全生产紧急会议,组织企业负责人及全体监管干部,安排部署整顿和攻坚工作。特别是渭南市市长奚正平同志多次亲赴蒲城、富平两县,督导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和攻坚工作。蒲城、富平两县要求监管人员节假日不休息,机关除值守人员外,全部进入企业检查。渭南市成立夜间联合巡查组,督查打非中队、驻厂安监员履职及企业停产整顿情况。

二、明确政策,严格准入。
    明确提出,通过专项整治和重点县攻坚工作的开展,大力提升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本质水平,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力争全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再减少三分之一。采取“四个一批”确保企业数量只减不增。一是财政支持退出一批,省市县三级政府先后拨款6500万元用于补助自愿退出的企业。二是明确政策压缩一批,不再新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确保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只减少不增加。三是达标升级淘汰一批,对未完成改造达标的23家企业予以关闭。四是严格许可关闭一批,采取“五个一律”工作措施确保企业遵规守纪。延期换证时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一律不批,未达到等级标准化标准的一律不批,发生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一律不批,存在承包转包、贴牌等非法违法生产行为的一律不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没有治理的一律不批。对不符合条件的13家企业不予许可。

三、打非治违,关闭淘汰。
    省安监局印发了《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打非治违有关规定》,进一步重申烟花爆竹生产、批发企业和零售单位有违反证照不全或许可证过期仍然进行非法生产经营等七个方面规定情形之一的,一律依法予以吊销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相关部门处理。省安监、公安、质监、工商等职能部门,按照职能分工,组成5个工作组,分赴渭南、汉中、宝鸡、榆林等市开展暗查暗访,对发现的一般安全隐患当场予以纠正,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下发督办函,通知当地监管部门挂牌监督整改。全省组成6个专家组,由各相关部门牵头,采取“四不两直”的检查方式,分赴各市开展检查,督促指导专项整治工作。渭南市组织公安、交通等部门在高速公路、交通要道、重点监控地区设立49个检查点,先后查处违规运输车辆29次,查收销毁超规格、假冒伪劣产品4432箱,拘留6人。蒲城县对兴镇花炮一条街进行了关闭,吊销了57家零售摊点的临时许可证书,对多次发现问题未予以彻底整改的兴南烟花材料厂等7家企业依法予以关闭。富平县对存在“三超一改”、转包分包、委托加工以及生产、经营超规格、超药量、冒牌贴牌等假冒伪劣产品的3家企业许可证予以暂扣,对超规格、假冒伪劣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予以收缴销毁。在专项整治和攻坚工作期间,全省先后共查扣18700余箱超规格产品,销毁11380件假冒伪劣产品,消除安全隐患774处。共受理非法生产、储存烟花爆竹行政案件46起,关闭企业9家,行政拘留42人,刑事立案21起,刑事拘留16人,取保候审7人。非法违法及违规违章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四、政策支持,财政扶持。
    省、市、县三级政府明确规定,按照省政府补助一部分、渭南市政府补助一部分、重点县政府财政补助一部分的政策,对自愿退出烟花爆竹生产领域的企业予以经济补偿,愿意转产的企业予以政策扶持。省财政拨款1251万元,用于补助自愿退出关闭的生产企业。渭南市政府拨款1800万元,明确每退出一家生产企业市政府给县政府奖励30万元。蒲城县政府拨款2800万元,每退出一家烟花、引火线生产企业补助80万元,退出一家鞭炮生产企业补助50万元;富平县拨款700多万元,根据企业状况每退出一家生产企业补助50-20万元不等。

五、正确引导,确保稳定。
    在整顿关闭过程中,一是省安监局多次派工作组到蒲城、富平两县蹲点督导,深入企业开展动员活动,当场解决企业具体难题。二是宣传引导。渭南市及蒲城、富平两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深入企业宣传关闭相关政策。明确退出的具体要求、办理程序、补助标准,分组逐家开展政策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收到较好效果。三是蒲城、富平两县县长亲自抓,将关闭退出任务分解下达到各有关镇办。分片包干,逐家企业宣贯全国烟花爆竹重点县安全生产攻坚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烟花爆竹退出有关补偿政策,安排专人深入企业,积极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对话谈心活动,掌握企业业主的思想动态,分类指导开展工作。四是积极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鼓励扶持引导企业向养殖、种植、加工等风险低、效益好的产业转型。已有16家企业转产进行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