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安委会办公室结合本市当前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形势,采取多项措施,全面部署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和火灾防控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排查,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结合“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回头看”活动,重点排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高层建筑、地下空间、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事故隐患,通过专项治理、挂牌督办、联合整治等方式,加大隐患治理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切实消除和杜绝隐患。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突出抓好冬季火灾防控工作。巩固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战、“三提升”、“三治理”等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持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对今年以来尚未整改的火灾隐患紧盯不放,确保及时彻底整改。参照“合庆模式”,对街道、乡镇、工业园等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摸,逐一制定整改计划。强化液化气钢瓶存放点、非法用油、废弃罐装油点、烟花爆竹运输、储存、销售、燃放的安全监管。强化圣诞、元旦、春节前后本市重大节庆活动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延续清剿火患战役期间发起“零点行动”的措施,采取明查、暗访、突查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夜间营业场所实施错时检查。加强对社会治安乱点,尤其是临时的加工点、地下生产窝点的排查整治力度。
三是立足节日特点,努力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交通运行安全管理,加大对“三超一疲劳”(超载、超速、超员和疲劳驾驶)、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加强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管理力度,保证乘客出行安全;加强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地铁站点等的消防和电梯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暖、供电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加强企业停产、复产安全生产工作,严把高危行业企业节后复产验收关。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着力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以及户外公益广告、宣传栏等各类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冬季安全生产和火灾防范措施;加大对街道乡镇负责人、居(村)委责任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和人员密集、危化场所从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等的培训力度,督促各方落实日常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措施;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接触媒体较少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送平安”到工地、到工厂、到宿舍活动,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等社会群体自防自救能力。
五是加强应急职守,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加强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应急职守,及时掌握安全生产信息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人员职责及具体工作要求,节日期间各级领导带头值班。做好应急预案、应急物资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整合各类专业救援力量,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应急反应迅速、灵敏、高效。
六是形成攻坚合力,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借助安委办、消防委等工作平台,组织教育、文化、卫生、工商、安监、民防、建设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开展综合执法和联合行动,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火灾防范措施。广泛发动街道、乡镇、居(村)委等基层组织,动员单位职工群众、消防志愿者队伍等力量,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活动,最大限度地扩大隐患排查整治的覆盖面,夯实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