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梁元超发布机构:未知发布日期:2014-07-30
梁元超
广西安监局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处
2014年4月28日
一、关于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一)烟花爆竹社会关系性。烟花爆竹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但也是危险性极高的爆炸物品, 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燃放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烟花爆竹产业的社会贡献而言,远远未关系到国计民生,其产业仅属于经济建设领域中的非主流产业。如广西烟花爆竹主产区的北海市合浦县前几年烟花爆竹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但2013年烟花爆竹生产企业32家,产值3.72亿元,税收31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3.01%。广西其他县的烟花爆竹产值和税收更低。由此可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体系中,烟花爆竹产业已进入边缘化,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况。因此,一些地方尽可能地退出烟花爆竹生产领域,不再保留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然而,由于烟花爆竹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烟花爆竹企业可以为当地解决一些群众就近就业的问题,另外,许多烟花爆竹企业业主几乎将所有的财力投进了厂房近10年的不断整改建设当中,不愿意丢掉这个传统产业转行谋生,不愿退出该产业。
(二)烟花爆竹产业发展的科学态度。既然烟花爆竹产业有它的历史性和特殊性,尤其是在产业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要用科学发展观去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工作,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发展、以科学态度抓好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着力解决烟花爆竹安全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打好烟花爆竹重点地区安全生产攻坚战等;切实加强对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的管控,促使烟花爆竹产业成为良性的发展。
二、影响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问题分析
(一)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差,产业安全发展艰难
据了解,目前,全国持证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中,完全达到工厂化水平的数量相当之少,以广西为例,在2006年安监部门接管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职能以前建厂的占90%以上,其中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和2001-2005年期间建厂的分别占70%和20%。2016年以后,广西仅有10%的企业按照国家安全标准要求,推倒重建新工厂。经过2006、2009和2012年共三轮的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发证,淘汰、关闭了一批安全生产条件相当差的烟花爆竹生产厂点和作坊,使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本质安全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企业安全生产历史欠账多,隐患整改不到位,安全评价机构工作质量不高、加之有的安监部门在许可证审查过程中,因时间紧、任务重、准入把关不严等问题,造成大部分生产企业工厂化水平不高,企业带病入门,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十分薄弱,产业发展起步艰难。
(二)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制约了产业安全发展。目前,烟花爆竹企业负责和安全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大多是洗脚上田的农民老板,缺乏前瞻性眼光和长远性打算;大多数从事烟花爆竹生产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专业技术和安全管理教育,起不到企业顶梁柱子的作用;再者从事烟花爆竹生产作业的工人绝大多数为中、老年农民,其中妇女又占了大部分比例,他们的文化程度低,加上受烟花爆竹产业具有季节性生产、临时指令性停工和工人工资待遇低下的影响,从事危险作业的工人很不固定,员工流动频繁,熟练工、持证上岗人员队伍不稳定,企业的安全培训教育很难跟上人员的变动速度。显然,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材和稳定的从业人员,谈产业发展是空话。
(三)企业事故易发多发,影响着产业安全发展进程。一些企业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不落实,企业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挂在墙上、锁在抽屉里,他们很少用这些制度去管理工厂和约束员工,制度形同虚设: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和“三超一改”(超人员、超药量、超许可范围生产和擅自改变工房用途)行为,比比皆是;企业转包分包的违法违规问题屡禁不止。这些不安全因素成为事故易发多发的导火索,一但发生事故,将不可避免企业长时间的整改,影响了整个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科技创新能力差,机械化生产推进缓慢,提升安全发展的动力不足。目前,全国还没有专业性的烟花爆竹研发部门和单位,技术创新、科技支撑的机制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全国也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开发产品,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专业人才远远满足不了安全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安全、环保的生产技术和产品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落伍。在我国烟花爆竹主产区,虽然大部分企业采用了的一些机械代替手工操作,但目前国内安装使用的烟花爆竹机械设备仍然处在探索或试验阶段,避免不了还存在着整体或系统性的安全问题,甚至出现“非标非制”问题,其安全性能得不到充分保证,这些问题成为了目前行政监管部门和企业进行机械化改造的心病,也导致了不少企业对推广应用机械化产生观望心态。
(五)产业前景不看好,企业不做长期投入。一是行政因素。由于烟花爆竹产业对当地财政贡献不大。特别是在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紧迫和对安全生产要求特别严格的情况下,烟花爆竹安全牵扯了当地政府相当多的精力,甚至也成了他们难以放心的定时炸弹,进而动摇了保留这些企业的信心,有的地方政府在不同场合发出了将退出或关闭当地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信号。因此企业在资金投入、隐患整改、长远规划方面心存疑虑,进退两难;二是历史因素。由于历史原因,部分生产企业工、库房的设置与其生产规模、产品品种不配套,不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如比需要增建总仓库区,就会存在用地方面的很大困难。随着国家土地管理政策的进一步严格、规范,企业增建总仓库用地,需要经过当地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土地、工信、林业等政府多个职能部门的审查批准,按正常程序,企业取得合法用地权,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好的事情;三是市场因素。由于受原材料涨价、工人工资支出增加、产品出口汇率的升值以及私炮对市场的冲击,许多生产企业近年来的经济效益普遍下滑。从广西的情况来看,仅北海市合浦县现持的32家企业,赢利的企业仅占20%,其它80%的企业,平本、亏损的各占一半。由于企业生产前景和经济效益不景气,造成了企业不愿意和不敢安全生产投入。
(六)烟花爆竹监管队伍不稳定,与安全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从事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的同志普遍反映,烟花爆竹企业基础差,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平常的工作业务多、文件材料多、迎检备检多,持续超负荷工作,安全监管任务重,责任大,压力大。有的同志认为工作苦一点、累一点倒能挺得住,但越在基层越觉得自身安全没有保障,不知道哪天出了事故就要挨责任追究,因此把管烟花爆竹当成烫手山芋,有的想办法尽快转行,从而导致基层负责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的人员流动变化快、新手多、不懂行的多。像这样的队伍没有担当意识, 责任意识,难以适应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的需要。
三、解决当前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积极谋划烟花爆竹安全发展规划。在国家层面已有明确的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进程,即“五化”:一是工厂化建设;二是机械化生产;三是标准化管理;四是科技化发展;五是集约化生产经营。近期目标就是打好全国22个重点县的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攻坚战。在地方层面,各地都已将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规划纳入了地方政府的“十二五”规划当中。广西烟花爆竹产业安全规划应突出的内容:一是划出本地区烟花爆竹重点市、重点县和重点企业,分出管理层次和重点目标,有的放矢,提高安全监管的有效性。二是提出严格的烟花爆竹产业准入条件;三是制订出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监管的措施;四是明确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职责;五是产业规划的保障措施。
(二)着力解决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的难题。一是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解决好烟花爆竹安全基础条件差的问题。就是通过开展安全生产许可证“回头看”检查活动,加强对持证企业的安全监管,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不降低,促进保留企业向标准化企业迈进。二是加强烟花爆竹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解决好因人的素质制着产业安全发展的问题。就是集中组织开展法规和标准宣贯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组烟花爆竹从业人员系统性学习1部烟花爆竹法规即《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2项部门规章:《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4号)和《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5号);3个国家标准:《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2009)、《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2012)和《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10631-2013);10条规定:《烟花爆竹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1号)。三是加强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管,扭转事故易发多发的势头。就是督促烟花爆竹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持续开展反“三超一改”、反“三违”活动,严格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使隐患排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四是积极推进机械化建设,开展科技创新,提升安全发展动力。就是按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快推进烟花爆竹生产机械化建设的要求,从2014年起,爆竹生产全部应用自动装药机和空筒插引工艺,淘汰手工插引、带药插引和手工混药、装药落后生产方式;推广应用烟花生产自动混药机、压药机、亮珠烘干机。同时全面推广应用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将流向信息化管理作为对企业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对未按照规定进行产品标识和流向登记的企业和产品,采取“停产、停销、停运”等措施,促进企业全面应用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信息化管理水平。五是严格落实烟花爆竹产业政策,解决好企业对产业信心不足和投入不足的问题。就是认真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烟花爆竹产业政策,对符合当地产业政策的企业要给其吃上定心丸,只要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投入,不降低安全生产条件,不发生较大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并服从行政监管,企业可以放心长期从事烟花爆竹生产经营活动。六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解决队伍与安全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就是加强安监执法队伍的学习培训教育,提高政治责任感和工作担当精神,不断增强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的能力和执法水平。
(三)现阶段产业安全发展的主要任务
现阶段推进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要抓好的两项工作:一是抓好烟花爆竹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打好烟花爆竹重点地区安全生产攻坚战。而攻坚战则是现阶段的关键任务,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加强对攻战的组织领导。科学谋划、统筹规划,认真制订各级政府的攻坚方案或检查督导方案,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周密安排、明确责任、分解任务,保证攻坚工作尽快、有序展开。二是转变作风,高效开展攻坚工作。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以更加务实、求真的态度,实打实、硬碰硬,全力以赴、真抓实干。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有力促进攻坚工作落实。认真建立攻坚工作的检查督促机制,定期对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指导、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帮扶。四是开展重点企业领导谈心对话活动。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落实攻坚任务的主体。各有关部门要会同重点县市安监部门等有关单位,与烟花爆竹重点县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谈心对话活动,统一思想认识,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圆满地完成攻坚战任务。
当前,我国烟花爆竹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处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只要稳步地推进烟花爆竹产业“工厂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集约化”安全发展进程,就能够加快烟花爆竹产业升级步伐,促进烟花爆竹产业安全、环保、健康、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