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四大环节工作 实现花炮过程安全
作者:CFFA发布机构:未知发布日期:2014-08-05
钟自奇
(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安全管控 规范管理 人才激励机制
爆竹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烟花的问世也有800多年了,1000多年以来,烟花爆竹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用品,它广泛运用于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和各种庆典活动,是一种喜庆娱乐产品,具有很好的观赏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烟花爆竹同时又具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性,是易燃易爆的火工产品,又是用于文化娱乐的喜庆产品,它具有双重属性。所以,人们对它的性能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烟花爆竹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燃放的过程中发生过很多安全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有九成行为是不规范、使用不当造成的。如:原材料把关不严,配比不科学、不合理;经营、操作使用不当,容易造成燃烧和爆炸。因此,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全过程的关联要素,我们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烟花爆竹的安全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强化烟花爆竹行业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燃放等全过程中做到科学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采取切实有效的正确方法和应对措施,确保烟花爆竹过程安全。
烟花爆竹的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燃放等全过程都关系到烟花爆竹的安全,涉及面广,关联要素多,特别是生产环节事故约占年度事故总起数的83.19%,我们探讨从生产的源头抓安全的重点,强化全过程的规范与管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着力实现烟花爆竹产业链的全过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着力原材料标准管控和检验
烟花爆竹原材料的使用直接关系到烟花爆竹的质量和安全。制作烟火药的化工原材料,如同建筑用的沙石、水泥和钢筋,原料的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引发相关的事故。具有关事故调查证明,在烟花爆竹生产环节发生的事故中,有14.3%与原材料的质量有关。而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燃烧爆炸的事故中,也有10%以上和原材料质量脱不开关系。
大家知道,烟火药的原材料中如含有二氧化硅、铁、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氯酸盐等物质,制成的烟火药感度就将大大增加。在烟花爆竹的生产中,存在挤、压、筑等摩擦、撞击工艺。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为了严控事故的发生,我们应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严格把关:
1、生产企业在原材料选用上,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烟花爆竹所选用的原材料,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并抽样进行理化分析、检测。凡含氯酸盐和重金属、水不溶物等杂质超过技术指标的原材料必须禁止使用,因为它会增大药剂的机械敏感度。凡含氯化物、钙、镁、钠、盐等杂质超过技术指标的原材料,亦在禁止范围之内,因为它易吸湿,会降低药剂的化学安定性。
2、健全原材料标准体系,加强对花炮原材料监管检测力度。
要进一步完善烟花爆竹原材料的制作标准,严格依照国家标准购买烟花爆竹原材料。新开发的烟花爆竹材料和产品,一定要完善测试、实验、检验、论证、评价体系,严格审查入市。要健全原材料名优产品目录,健全原材料企业的登记备案制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不断完善烟花爆竹原材料的市场管理秩序,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坚决杜绝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市场,进入生产环节,从源头上确保烟花爆竹的安全与质量。
二、着力烟火药配方管控和技术队伍建设
1、严格烟火药配方的管控。许多花炮企业加大了技术创新的力度,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是有些企业和技术员往往只考虑效果而忽视安全,所以,花炮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都必须符合安全、环保的两个大前提。为保障生产安全,要加强对材料、药物配方、产品的科学论证和实验,确保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使用符合烟花爆竹的行业标准。
烟火药配方管控。烟火药是烟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技术的关键,更是安全的关键。烟火药配方的科学合理性关系到烟花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全过程的安全性,安全配方至关重要。选用和开发科学、安全环保的烟火药配方,提升药物配方的安全性,既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更是确保安全的需要。
①制作工艺的科学合理。烟火药配方必须符合国家检验标准和禁用材料,配方科学、工艺合理,有利安全生产。例如,以高氯酸盐为氧化剂的烟火药加入硫磺后,摩擦感度增加,爆发点降低,烟火药中含有杂质,感度增高,亮珠外层采用黑火药包裹,火焰感度良好,安全性增强。
②药物配方要确保达到以下技术指标:在长期的储存中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物理稳定性;应尽量减少药剂对机械作用“撞击、,摩擦”的敏感度;对热作用不敏感;在燃烧反应生成物中,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含稀有成分;具有一定燃烧速度,且燃烧完全均匀;亮珠成型后应采用黑火药包裹再使用,这对于生产过程的安全更有保障。
2、加强对烟花生产企业技术队伍的管理,注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队伍,提升花炮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①广开招贤纳才、岗位育才之路。要与相关大学院所合作,借脑引才聘请专家教授到企业兼职,要注重人才的培养,鼓励其立足本职潜心学习,主动帮助其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把他们送到有关院校进行专门的理论培训,进一步拓宽其知识面,尽早培养为企业自己的高级专业人才。
②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企业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一套“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 的用人机制,为他们营造一个尊重、和谐、进取的环境。广开言路,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鼓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规范技术人员培训,技术创新的考核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确保技术人员不流失。
三、着力燃放行为规范和燃放产品管控
烟花爆竹在燃放过程中每年都有伤人的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80%以上都是人为造成的,一是安全距离不够,二是操作不当所致。所以,我们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应根据场地环境,科学合理、正确使用烟花爆竹。严格按国家标准规范地实施专业燃放和个人消费燃放对烟花爆竹燃放过程安全十分重要。
1、GB10631-2013标准明确规定A、B、C、D四级。A级由专业燃放人员在特定的室外空旷地点燃放、危险性很大的产品;B级由专业燃放人员在特定的室外空旷地点燃放、危险性较大的产品; C级适于室外开放空间燃放、危险性较小的产品;D级适合近距离燃放,危险性很小的产品。无论产品危险性大小,都要根据规范标准留足安全间距,正确燃放,才能确保安全。
按照消费类别,烟花爆竹产品分为专业燃放和个人消费类。个人消费类产品仅限于C级、D级产品,老百姓在购买烟花爆竹时一定要在正规的经营公司购买合格的个人消费类产品进行燃放。A级、B级产品仅限于持有公安部颁发的焰火燃放操作员资格证件的专业人员和有燃放资质的单位燃放。
2、正确的燃放方法,
①专业燃放必须由有燃放资质的单位,根据国家燃放操作规程、现场环境和燃放类产品,在特定的燃放场地,设定的燃放时间,合理有序的进行燃放。没有取得燃放许可条件的不允许燃放A、B级产品。
②个人消费一是选对产品,二是规范操作。购买到个人消费类产品后,要仔细的阅读燃放说明和燃放警示语,严格按照燃放说明和燃放警示,选择燃放场所和场地环境,严格控制产品燃放与人的安全间距,按照正确、规范的操作方法方可燃放,
四、着力产销合作机制建设、完善批零联销经营模式
1、烟花爆竹的批发销售环节,是各种问题集中表现的地方。其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目前,全国共有花炮生产企业近4000家,批发企业近3000家,而市场空间有限,产大于销,产能过剩严重。
②产、供、销三大块各自为战,却又乱象交织,导致流通混乱,让各种假冒伪劣、低质滥造、低价倾销的产品大行其道,并占据了市场的优势地位。
③烟花爆竹从产到销的中间环节过多,经过层层加价,出厂价十分低廉的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往往变成了价格高昂的奢侈品。在大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中,既使企业赚不到钱,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④监管部门对许可生产、批发企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有利于行业安全健康发展,多年来监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很大成效,但仍有待部门与部门之间无缝对接,进一步加大打击非法经营的力度。
上述问题的长期存在,严重损害了国家、企业和老百姓的利益。导致正规企业赚不到钱,国家收不到税,老百姓花钱买不到货真价实的商品,得不到实惠。
2、建立产销合作机制,改善销售模式和监管局面。
①应鼓励产销合作,推动生产企业与批发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走集团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实行产、销对接,开展直销零售连锁。全国组建十大集团,一个集团可保留100-200家专业生产厂或工区负责产品的生产,再对接200个市、县的批发经营企业,批发经营企业设专店到所辖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实行批零兼营连锁。
通过集团化直销零售连锁的模式,使正规企业生产的优质产品,能够直线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既保证了生产、运输、仓储、销售乃至燃放过程的规范经营,又确保了过程的安全可控安全可控性。
②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并认真贯彻实施。在现有的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要完善建立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要细化标准,通过药量、规格、燃放高度、声响分贝的限制,实现人性化管理,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严格实施分类经营,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市场经营秩序。做到老百姓喜欢的、有需求的、,市场正规渠道就有供应、有服务,杜绝不法分子钻空子。使烟花爆竹市场秩序回归到正常的轨道,国家能够足额收税,消费者又减轻了负担。真正实现“政府收到税,企业赚到钱,行业得到规范,消费者得到实惠”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