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各抒己见:治霾也应“弹钢琴”

    2017-02-07
    ●面对诸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治理等多个目标和关切,政府在决策时应当统筹兼顾,找到“最大公约数”,不能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春节期间,烟花爆竹是该放还是该禁,一度又成人们议论的焦点。有观点认为,上千年的习俗理应尊重;而另一派观点认为,雾霾已经如此严重,烟花爆竹就该禁放。甚至有个别地方,在春节前…
  • 烟花遇冷大势所趋 千年民俗遭遇认同危机是转型还是淡出?

    2017-02-04
    2017年1月26日讯,烟花行业从未如近年般艰难度日。国家对高危行业的管控越发严格;全国多地雾霾天气频现,近七百个城市出台烟花限售限放措施。而在民间,这项流传千年的传统民俗,也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烟花遇冷大势所趋 张林 摄烟花行业发展多年,至今未出现一家国企或龙头企业。恶劣的经营环境中,实力参差不齐…
  • 河南全省禁放烟花政策何以匆匆流产

    2017-01-22
    1月16日,在下发《关于扩大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的紧急通知》两天后,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文件,决定收回并停止实施该紧急通知,暂停实施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政策。通知下发后匆匆收回,“朝令夕改”的尴尬表情,恐怕会在一段时间内挂在相关部门和决策者的脸上。按理说,在治理大气污…
  • 好心办成好事需要把准时度效

    2017-01-22
    近日,某地着眼于不乐观的空气质量,下发了一则“禁炮令”,要求春节期间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想反对声音远超预期,不得不撤回文件。朝令夕改的乌龙事件令人尴尬,也促人反思政策“初衷”与落地“效果”之间的关系。好心为啥没办成好事?一大原因在于政府部门没有掌握好决策部署的时度效。善治的实现是一个综合结果,有了…
  • 给民俗留下“自省”空间

    2017-01-22
    明晰放鞭的这一社会动机,并非说要支持燃放爆竹,而是说,只有认识到作为民俗的放鞭习惯背后的社会心理需求,方能真正实现有效而适度的引导。  据媒体报道,日前,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扩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范围,实现市县域全覆盖,包括乡镇和农村,坚决杜绝燃放烟花爆竹现…
首页  上一页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下一页  尾页